12月23日,宝业集团联手上海建科院在上海发布《宝业水弹性城市建设指南》。该指南是宝业集团基于建筑工业化的下一代高品质绿色建筑重要标准化文件,将成为集团打造长三角地区未来高品质绿色节能建筑、环境示范工程样板的重要技术支撑。
发布会上,宝业集团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建科院共同参与指南编制的专家,详细阐述了“水弹性城市”对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通过宝业创新实施的“宝业活力天地项目”重点介绍了海绵技术做法,如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管道调蓄、雨水湿地、生态驳岸等创新设计和产品应用。
同时,从宏观城市、中观城区、微观小区等不同层面,系统介绍国内外“海绵城市”集成设计到运维的建筑全过程、全产业产品整合理念,将全面助力城市建设中的资源节约,在未来长三角城市建设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展望和探讨。
据了解,所谓海绵城市是指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拥有非常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对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宝业集团上海公司总经理夏锋介绍,宝业在青浦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区域打造的“宝业活力天地项目”,依托宝业自身在建筑工业化领域的产业优势和绿色健康实践经验,将水弹性城市最新的资源集约理念、绿色低碳成果、全过程集成管理等在这一未来社区项目的公共围合式景观中创新实践,给社区规划、未来创新开发带来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未来的海绵与建筑、景观一定是表里如一,相辅相成,海绵的各项调蓄措施也不再是冰冷生硬的工程管网与集水设施,一样能优雅而艺术,耐久而经济。
据悉,自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水弹性城市”以来,全国各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标准和文件。自2016年上海成为国家水弹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水弹性城市建设进入了全面高速推进阶段。目前,上海市各区均已完成水弹性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建设项目水弹性城市审批工作也已启动。不久的将来,水弹性城市建设内容和相关指标要求将会全面纳入十四五规划、土地出让开发,建设项目方案及施工图设计中必须包括海绵设计专篇。
今年3月,上海宝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启动了《宝业海绵城市建设指南》的研究与编制工作。2020年7月,由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牵头的《虹桥主城片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2020—2035)》日前出台。规划提出“联通长三角,生态最中心”,打造“中国生态经济共荣之都”的商务区“定制版”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构想,并基于智慧水务、和谐共融、百姓获得、自适应城市和价值可评估五类要素,打造新型海绵城市建设最佳实践区。
预计到规划期末,虹桥商务区主城片区内将全面实现海绵城市建设“5年一遇降雨不积水、100年一遇降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总体目标要求。至2035年,虹桥商务区主城片区范围内全面落实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等多方面试点建设目标,包括排水标准、内涝防治标准等多项指标。
出席发布会的有宝业集团上海公司总经理夏锋、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开发建设处刘华伟、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建荣等参会人员共同见证指南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