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们慢慢的变多地听到了一个新名词——海绵城市,这是当前城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探索的一条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2021年,南平成功申报国家第一批水弹性城市建设示范城市。5月1日,南平市正式实施《南平市水弹性城市建设管理条例》。那建设海绵城市究竟有啥好处,我市又取得了哪些成效?现在,我们就到武夷新区花海公园一探究竟。
这里是武夷新区花海公园,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公园里隐藏了不少由砾石、混凝土、鹅卵石铺设的沟渠,里面还配置有小型花草植物。这种沟渠叫生态旱溪,能很好地渗透、滞留的雨水,具有较强的地下水涵养功能,在枯水期能作为休闲、运动场所,到了暴雨期可以抵御洪涝灾害。
将路面的雨水通过排水沟引入到我们生态旱溪内进行调序,超过标准的雨水通过我们里面设置的溢流井进行溢流排放,来实现我们这个水弹性城市的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这么一个效果。
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千亩的花海公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现状,依山就势、随弯就曲,用自然微地形,打造近自然、大尺度、本土化的景观风貌。嵌入水弹性城市理念后,公园可通过滞洪区的水,对绿化进行灌溉,达到生态滞洪的效果。这个以休闲、观赏、健身为主导的花海公园,已成为周边居民休憩游乐的打卡地。
我们采用低影响开发模式,通过建设生态旱溪、雨水花园、植草沟、透水铺装,利用山谷等低洼地带,形成自然调序空间3.9万方。我们这个水弹性城市的建设能够使片区在适应环境变化,以及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方面形成一定的弹性空间。
据了解,今年5月1日,南平市正式实施《南平市水弹性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已完成7项海绵相关规划编制,制定了20项全过程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了17项全周期保障体系。目前,我市已打造出云谷水系、体育中心等一批有代表性的海绵示范项目,谋划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83个,总投资46.2亿元。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建阳第一医院宿舍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存在雨污混接、路面破损等问题。通过前期的走访调研,在改造老旧小区时,住建部门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建设绿地、停车场和生态调蓄池等,满足居民生活、出行需求。
以前下雨天鞋子一下踩到雨水就湿掉,现在臭水沟感觉也不会那么臭了,停车场做了很多好像是植草砖,我觉得挺好看的,还帮我们解决了停车的问题。
充分发动居民参与,利用闲置空间、微改造等方法,推行“雨水无处不断、无处不渗”的海绵理念。同时,合理规划利用地下空间和绿地,建设生态调蓄池,以及我们身后的生态净化设施,对初期雨水形成一个有效的处理,从环保的角度上解决我们的源头管控问题,形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效果。
今年以来,南平大力推进56个海绵示范项目建设,已累计完成海绵投资1.38亿元,形成独具特色的多级滞蓄系统,雨季时可以截留雨水约653万立方米,旱季用于河道生态补水,全市实施绿化1.49万亩,补植地被5.51万亩,新增滞蓄空间9.93万立方米,有效涵养水资源。前不久,住建部、水利部、财政部公布中央财政水弹性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2022年绩效评价结果,南平市被评为“A”档,是全国仅有的13个“A”档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