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国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说:中国成功研制歼十战斗机,这将使其成为国际军事航空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实,中国人迈出这一步的背后,却是数以万计的研制人员二十年的奋斗和这位领军老人--宋文骢一生的追求。
2010年元旦临近,成都处处充满了喜庆。这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兴致勃勃地准备赶往一场拔河比赛现场给大家当把裁判。这位歼-10战斗机的总设计师今年已经八十岁高龄了,在飞机研究所的这个大院里,他已经工作了近40年,把全部心血都融进了中国的航空事业。
宋文骢于1930年出生在战火纷飞的云南,在他的记忆中,童年时代是在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中度过的。
歼-10总设计师 宋文骢:我们的警报是什么,就是我们中国的飞机跑了,这就是日本飞机来了,就是没有抵抗力,一个国家要是落后,那确实是挨打起来没完的。
新中国成立后,宋文骢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成为一名空军机械师。回国后的第二年,他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并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歼击机东风113飞机的设计,担任总体设计组组长。
1956年,苏联机械师切尔尼晓夫来哈军工访问,年轻的宋文骢对他直言说道你们的飞机不好呀。而切尔尼晓夫却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宋,30年后你就是中国的飞机总设计师。
这几句对话当时被很多人当成了玩笑,然而令那位苏联机械师没有想到的是,30年后,宋文骢真的成为了中国第三代歼击机的总设计师。这一年,宋文骢56岁。
宋文骢的学生 王海峰:这么大的一个型号(工程),全线几十个单位,几十万人在努力,他是技术层的核心领导,那么他愿意面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少数西方国家已经在航空领域研发了一大批高新技术,而此时,我国的航空工业才刚刚起步,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处于空白,在技术、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与第三代先进飞机的研制要求相差甚远。
原歼十项目办公室主任 晏翔:他们说你们干了一件几乎是干不成的事情,你们是手中只有五分钱你们就想上长城,其实意思就是连买门票都不够,你还想上长城?就力所不能及嘛。
在宋文骢的办公室,至今珍藏着一个用有机玻璃制作的飞机模型,这是宋文骢当年对歼-10飞机的最初构想,就是这样一个现在看来略显粗糙的模型,在当时却属于跨时代的创新设计。
歼十总设计师 宋文骢:你飞机看得顺眼,你设计的就是好,但是飞机也不能看它是漂亮,飞机真正的能力还看你整个飞机的综合实力的水平。
研制一架飞行性能好、作战能力强的歼击机仅有一个漂亮的外形和先进的方案是不够的,必须攻克以新式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的航空电子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而在研制初期,宋文骢所在的飞机研究所里连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都没有,大量的计算和绘图都得靠人工完成。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宋文骢带领着一批年轻技术骨干,在从没有涉足过的全新领域里迈开了艰难跋涉的脚步。从1986年开始,他带领气动专业的设计人员在模型生产、风洞试验、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领域展开了全面的设计试验。在风洞试验时,他就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进行了上万次试验,采集并处理了近百万个气动数据。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的效能,宋文骢专门主持组建起我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实验室,并建立起严密的重量控制体系,使歼十飞机的实际重量比原设计目标减轻了26公斤,创造了世界战机重量控制的最优纪录。几千个日夜,宋文骢每天都在经受着严酷和痛苦的挑战。
歼-10渐渐成型了,离试飞的日子越来越近,可是就在这时,发动机试车实验中却发生了意外:由于发动机强大的吸力,飞机内部细小的金属屑连续两次将发动机叶片打坏。
原歼十项目办公室主任 晏翔:当时我记得我是靠着那个墙的,我一就坐地下了,一下子就懵了,怎么回事?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努力。
歼十总设计师 宋文骢:我们第二天打了以后心里非常的难受,打不起,你没有这个东西,一台(发动机)就需要好多的钱,那天我差一点流泪了。
在巨大的挫折和困难面前,宋文骢忍住了眼泪。他和同事们一起重新开始,对上万个工序层层排查,封堵住所有接口,后来的上千次实验中再没有出现过这个致命的问题。
1998年3月23日,歼-10飞机做好了所有的首次试飞准备。此时的宋文骢心里明白,国外第三代飞机在试飞阶段都无一例外地发生过坠机事故,这如同一个魔咒,笼罩在首飞现场每一个人的心中。
歼十副总设计师 戴川:我跟你讲就是要摔,这种飞机没有不摔的,说实在话,宋总那个时候不是不紧张,也紧张。
歼10缓缓驶出机库,宋文骢默默地在后面跟随着,就好像是在送自己的孩子走上考场,一直送到了起飞线双座总设计师 杨伟:到现在为止我没见过老头流过泪,但是那一刻我觉得他肯定是在哽咽的。他毕生的精力,最终化成了一种战斗力,他的感情终于爆发了。
宋文骢忍住了激动的泪水,他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歼-10成功首飞的日子。3月23日。
歼十总设计师 宋文骢: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在不远的将来赶上世界先进的水平,这个我们做了,我们一直都是有这个志向、这个气魄、这个志气。
经过数千次的定型试飞 歼-10战斗机于2006年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并形成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