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火狐官网下载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13903378238 中文English
火狐下载网址
火狐平台网址

火狐官网下载行业动态

“华龙一号”的朋友圈

来源 :火狐下载网址 时间 :2023-12-10 20:32:29

  从2018年开始,吴建新所在的企业用了4年时间,就实现了公司净利翻番。2018年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神通”),税后净利润达1.03亿元。4年后的2022年,该项经济指标升至2.28亿元。

  江苏神通借力的是“华龙一号”,自从进入该产业链后,迎来了该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多项变化。

  王平也是“华龙一号”产业链中的一员。进入核电赛道后,他任董事长的江苏华阳管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华阳”),前后专门投入了500万元,用于相关核电设备研发。江苏华阳是首批取得国家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的企业之一,最早1996年加入核电领域,后期陆续取得军品和军核资质。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目前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华龙一号”已取得了国际顶尖标准认证。目前,我国开工及核准的核电机组共34台,其中“华龙一号”核电机组17台,占比达50%。在华龙一号周围,有一个数千家企业形成的“朋友圈”,中广核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华龙一号”项目产业链中包含5400多家企业,这一些企业共同开发新技术、研制新装备、持续突破关键设备核心技术。

  目前,“华龙一号”已经全面实现核岛主设备、核二三级泵、电气设备、核级仪控系统等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

  11月14日,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工程”)相关负责人在深圳举办的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全体理事会暨“华龙一号”产业链建设会议现场,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这条庞大的产业链中,拓展的朋友圈兼有民企和国企。从数量上看,民企数量远超过国企,但是从产值和合同金额上看,依然国企占比重更大。

  中广核工程相关负责人认为,中广核和产业链上的几千家企业,不是单纯的甲方乙方的关系,而是协同生态圈和利益共同体,在从零到一国产化的过程中,探索核电制造的可行路径。

  华龙一号 5400多家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多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以及成都、重庆、沈阳、哈尔滨、大连等地。

  以长三角地区的上海为例,当地已形成包括研发设计、设备制造、运行维护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核电产业链。

  在中广核内部,负责整条核电设备产业链管理的人员有800多人,业务内容有市场调查与研究、设备采购、合同执行、设备监造、国产化推进等。

  不过,中广核工程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因为核电系统很复杂,每一台核电机组都包括至少四五百种不一样的种类的产品,中广核内部采购合同中的产品品种类型,也至少达上千种,而且每台机组有五万台设备,比如堆内构件时,需要匹配控制板驱动机构,它的分包商可能有几十家。一家分包商,背后还有几百家相应的企业,如此类推,链条便滚动起来了。

  中广核工程相关负责人说:“产业链条上的企业,需要形成整合优势,有的专业生产阀门,有的擅长生产铸锻件等等,各取所需,缺一不可”。从设备类型上看,目前的核电装备产业链上,包含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例如泵阀、容器、电气设备、仪控设备等。

  在中广核内部,有一个成熟的经验反馈体系,关于设备制造、核电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反馈都会通过此数据库互联互通。

  中广核工程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华龙一号”产业链的形成,是在长期积淀过程中形成的,从脉络上看,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引进了法国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M310堆型),在深圳建设了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当时的核电站建设过程由法国公司全面主导,包括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及电站建造,中方参与并学习核电站建造技术,逐步了解核电站建设有关标准、法规,大亚湾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几乎为零。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继续引进法国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建设岭澳一期核电站,中方参与核电站的设计、制造及建造活动,逐步了解并掌握核电站设计、制造及建造技术,以分包的形式参与蒸汽发生器、稳压器、核岛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主管道、核岛辅助容器等设备的设计制造,逐步培养国内的核电装备产业链,逐步推进设备国产化,岭澳一期设备国产化率达到30%。

  2004年,岭澳二期开工以来,CPR1000项目逐步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为进一步推进核电设备国产化,2006年中广核开始成立国产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国产化推进办公室,制定了国产化战略和中长期规划,依托中广核工程推动CPR1000核电设备国产化工作,推动气动辅助给水泵、K1类电缆及K3类大截面动力电缆、燃料贮存格架等设备设计、制造逐步实现国产化与本地化,设备国产化率从岭澳一期的30%,提升到红沿河二期的87%,中广核对国内核电装备产业链的牵引作用开始慢慢地显现。

  如今,“华龙一号”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采用177组堆芯燃料组件、双层安全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等多项设计特征,反应堆堆芯功率较国内二代核电机组提升了约9%,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近100亿千瓦时。

  过去几年来,江苏神通总裁吴建新接待了多位来自国外的同行业企业人士。对方认为,“中国的核电阀门制造企业让人惊讶,从装备水平来讲,中国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

  成为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成员单位后,吴建新所在的企业,为“华龙一号”持续供应相关核电阀门装备,进入该产业链后,陆续实现了核级蝶阀、核级球阀、地坑过滤器、仪表阀、气动膜片等关键阀门和零部件的自主化,成为中国核电关键阀门自主化的首批装备制造企业,公司治理、组织架构、管理上的水准、研发技术等多方面得以调整和完善。

  以人才为例,在阀门行业工作40多年的吴建新表示,核电人才比较特殊,培养成本也较高,对公司来讲,前瞻性的研发、基础性的研究、满足设计规范所要求的技术攻关,都需要有专项核电人才来攻关。江苏神通开始了很多新课题研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课题,专业领域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觉得自身有用武之地,才能来应聘,也能出成果,提升成长空间。

  2023年,江苏神通还对组织架构来优化调整,将原来的核电阀门事业部,正式升级为核能装备全资子公司,并且得到国家核安全局有关部门的支持,拿到了该局下发的设计、制造许可证,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江苏神通在核能应用领域的市场。

  截至目前,江苏神通的装备水平已经基本实现全程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结构也由原来的蝶阀、球阀,扩充至更多品类的供货产品。

  吴建新表示,江苏神通还在内部组建了专业团队对氢能阀门、半导体设备用阀门展开研究。这些领域的拓展,都得益于“华龙一号”核电设备国产化的延续和发展。而且,核电团队中的专业人才,还能同时服务于其他项目组,为其他领域的产品研制、市场拓展提供人才支撑,算是一举多得。

  针对“华龙一号”的设备,王平所在的江苏华阳,也专门对公司相关制度做调整完善,成立新的开发团队,为匹配“华龙一号”技术方面的要求开发新产品。江苏华阳内部的核电办机构,还成立了独立的公关团队,专门为“华龙一号”服务。

  王平说:“加入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后,为企业打开了新的市场,让企业在管理、质量、业绩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下一步,王平想再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机制制度,并还要增加专项投入,从装备、研发上满足“华龙一号”的未来需求。

  专门用以保证“华龙一号”产业链中有关产品的交货率。对于他来说,在现有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交货率的压力不容忽视。他说:“我们现在的难处和瓶颈,其实是在市场这块,不过‘华龙一号’正好能拉动内需。”

  他期望江苏神通从阀门向装备拓展。他说:“阀门是个小设备,还是核能装备的市场空间更大”;其次,江苏神通拟从为项目配套到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以“华龙一号”为例,项目建设是一次性供货,但是核电站建成后,设计寿命60年,甚至延续到80年乃至更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来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可靠性最好?对此,江苏神通打算通过核能装备专业化公司实现这一目标。吴建新说:“我们要从为核电配套,向核电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延伸,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开更开阔的市场空间。”

  从整条产业链发展状况来看,中广核工程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讨论核电装备制造时,最重要的是对核电项目建设的支撑,产业链一定要确保安全、可靠。他说:“对于核电来说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所谓安全,就是使用成熟的设备、技术,保证质量稳定。”

  中广核工程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华龙一号”作为三代核电机组主力机型将迎来建设高峰,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发展,为现代化产业链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和资源支持。

  从长期看,核能科学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将逐渐增强,核能领域研发成果将继续涌现,更宽范围的核医疗、核辐照等应用行业也有着相应的市场,核能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速度也将得以提升。同时,随着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在国内的成熟应用,国际核电市场对我国核电技术和产业配套能力的需求将逐步扩大。据此,中国的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在进入重要历史机遇期。

  不过,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核电设备产业链与现代化产业链仍有差距,与实现稳固、安全、高质量产业链的目标仍有差距。

  中广核工程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核电设备制造纵深跨度大,涉及多个环节和工序,产业链条长、分包企业规模大小和管理上的水准参差不齐,对上下游企业管理要求的穿透落实和层层落地提出较大的挑战。此外,要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就必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投入资源,优化创新管理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加速科研人才的培育和储备,提高科研攻关水平。

  针对产业链数智化发展和韧性稳定性方面,中广核工程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下一步,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应一同研究并发挥核电项目批量化建设规模效应,探索集中采购、集中生产等新模式,持续提升设备设计制造各环节成本控制能力。协同开展数字化、标准化建设,以及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等成本控制因素研究,在多维度、多领域通力合作,实现设备全寿期降本增效。

  后续,中广核还将以“华龙一号”批量化项目建设为依托,逐步加强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实现核电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共同打造“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引领、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先进三代核电设备产业链和现代化产业集群。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国企国资等领域。擅长于深度分析报道、调查报道、以及行业资讯。

全国咨询热线: 0315-5100217